系統介紹:
冷水機組的運行狀態、溫度、壓力等信息可以從顯示屏上讀出。按下控制中心上的其它鍵,還可以了解其它信息。
運行時,載冷劑(7℃冷凍水)流過蒸發器,蒸發器內的制冷劑蒸發吸熱。隨后冷凍水被泵送到風機盤管或其它需降溫的裝置末端,在翅化的盤管中流動,帶走空氣或設備中的熱量。冷凍水吸熱后溫度升高,然后返回冷水機組,形成了閉式冷凍水循環。
來自蒸發器的制冷劑蒸汽流入壓縮機,經旋轉葉輪加壓升溫后排入冷凝器。屆時,由冷卻水吸收制冷劑蒸汽的熱量,使之冷卻、冷凝。冷卻水由冷卻塔提供。冷凝后的制冷劑液體從冷凝器流入流量控制室,由里面的節流控制裝置來控制蒸發器的制冷劑供液量,這樣就完成了整個制冷劑循環。
約克制冷工藝流程圖:
高溫高壓氟里昂氣體(50~80℃)從壓縮機排出,進入冷凝器殼體內向銅管內的冷卻水(30/35℃ )釋放熱量,冷凝為中溫高壓的氟里昂液體。經過節流閥降壓為低壓低溫液體(2℃)進入蒸發器。在銅管內從流經蒸發器殼體的冷凍水(12/7℃)吸收熱量,汽化為低溫低壓氣體后吸入壓縮機。在壓縮機內被壓縮為高溫高壓氣體排出。如此循環從而達到冷卻降溫的目的。
機組基本組成:
壓縮機:通過吸氣室將要壓縮的氣體引入到葉輪;葉輪吸入的氣體在葉輪葉片的作用下跟著葉輪做高速旋轉,氣體由于受離心力的作用以及在葉輪里的擴壓流動而提高其壓力和速度后引出葉輪周邊,導入擴壓器;氣體從葉輪流出后,具有較高的流速,為充分轉化這部分速度能,在葉輪后面設置了流通截面逐漸擴大,把速度能轉化為壓力能,以提高氣體的壓力;擴壓后的氣體在蝸殼里匯集起來后被引出機外。以上這一過程就是離心機的壓縮原理。
壓縮機結構:
1、吸氣室:將從蒸發器過來的氣態冷媒,均勻引入壓縮機。
2,進口導葉:用來調節制量,當導葉旋轉時,改變了進入葉輪的氣量大小
3、葉輪它有主軸帶動經齒輪增速高速旋轉,利用離心力作用將氣體冷媒加速加壓。
4、擴壓器:氣體從葉輪流出時有很高的流動速度,為了將這部分動能充分轉變為壓力能,所以在葉輪后面設置了擴壓器隨著直徑的增大通道面積增加,使氣體速度逐漸減慢壓力等到提高。
5、蝸室:它把擴壓器的氣體匯集起來,并引向壓縮機的冷凝器,由于蝸室的直徑逐漸增大,流通面積也增大,對氣體起降速擴壓的作用。
6、齒輪:特殊設計的單螺旋齒輪帶冕狀齒,在任何時候都有一個以上齒嚙合,使壓縮機的負負荷能均勻分布,運行寧靜。齒輪整個裝在壓縮機的旋轉支座上,用油膜潤滑。
7、止推軸承:每個齒輪單獨裝有各自的止推軸承防止軸向竄到。
8、軸頸軸承:特殊處理的鋁合金軸承套入齒輪軸上油泵加油強制潤滑。
9、軸封:采用新型材料陶瓷碳化硅、由于陶瓷碳化硅傳熱性能好,可以快速而有效地將密封件表面的熱量傳走,這種無孔的陶瓷材料,降低了再開機時密封件表面的高溫,避免了碳泡和表面結焦的現象,用陶瓷碳化硅取代了原來用于動環的鑄鐵,并降低了潤油的粘度,使使運行時密封裝置溫度也降低了,極大地減少因氧化的油沉淀物引起的結焦,延長了軸承壽命。
蒸發器工作原理:來自膨脹閥出口處的制冷劑經蒸發器底部入口進入換熱器殼程內,吸熱汽化,帶走管程內流動的冷水放出的熱量,從而獲得我們所需要的冷量。
蒸發器是滿液式殼管蒸發器。均液板使制冷劑在整個筒體長度均與分布。在管束上方,用不銹鋼金屬濾網或吸氣擋板來防止將液態制冷劑帶入壓縮機。一個2’’液位視鏡通常在筒體的側邊,有助于制冷劑的正確充注。蒸發器筒體上裝有制冷劑泄壓閥。
冷凝器工作原理:將壓縮機出口高溫高壓的氣態制冷劑冷卻,變成低溫的液態制冷劑。
冷凝器是殼管式換熱器:用防沖板來防止高速流體直接撞擊管束。冷凝器內部裝有一個獨立的過冷器,用以增強制冷效果。
容量控制:
冷水機組的主要部件是按滿負荷制冷量來選定的,因此,容量控制的目的是要維持蒸發器的冷凍水出口溫度恒定。當負荷變化時,可以有位于壓縮機葉輪進口處的導流葉片來調節。
該葉片的開度由一桿臂自動調節,桿臂與壓縮機機殼外的電機相連。葉片開度的這種自動調節功能,保證了壓縮機性能與制冷負荷的有效匹配;滿負荷時,葉片全開;Z小負荷時,葉片全關。
約克離心式冷水機組運行參數參考值:
空調機組 |
離心機組R22(R134A) |
水系統 |
|
冷凍水進出水壓差 |
0.8-1.0kg/cm2 |
冷凍水進出水壓力Z大 |
10.3kg/cm2 |
冷卻水進出水溫差 |
5℃ |
冷卻水出水溫度Z高 |
37℃ |
機組系統 |
|
蒸發壓力(冷凍水出水=7.2℃,滿載電流=100% |
510-480(270-240)KPaG |
冷凝壓力(冷凍水出水=35℃,滿載電流=100% |
1350-1400(900-850)KPaG |
正常工作油溫 |
45-60℃ |
過熱度(排氣溫度-冷凝飽和溫度) |
30-35(15-20)°F |
排氣溫度(根據冷卻水溫) |
35-60℃ |
油濾網壓差 |
|
油壓差 |
180-280KPaD |
冷凍水出水溫度-蒸發飽和溫度 |
<4℃ |
冷卻水出水溫度-冷凝飽和溫度 |
<4℃ |
潤滑油油位(運行時) |
上油鏡1/2--下油鏡1/2 |
止推軸承間隙位置 |
參考值+10、-25mils |
蒸發壓力顯示范圍 |
340.6-888.2(37.9-533.7)KPaD |
冷凝壓力顯示范圍 |
0-2172.42KPaD |
電氣絕緣電阻 |
》2MΩ |
循環水泵:
冷凍循環泵:從冷凍機組流出來的冷凍水,由冷凍泵加壓,送入冷凍水管道在各個房間,通過風機盤管進行“熱交換”走熱量,使房間內的溫度下降。 |
|
冷卻循環水泵:冷凍機組進行熱交換,使水溫冷卻的同時,必將釋放大量的熱量。該熱量被冷卻水吸收,使冷卻水吸收溫度升高,冷卻循環水泵降升了溫的冷卻循環水泵加壓送到冷卻塔,是之在冷卻塔與大氣進行熱交換,然后將降了溫的冷卻水送回到冷水機組,如此不斷循環。 |
|
冷卻塔:
用于降低冷卻水的水溫,加速將回水帶回的熱量散發到大氣中去。
冷卻塔是水與空氣直接接觸進行熱交換的一種設備,
它主要由風機、電機、填料、播水系統、塔身、水盤等組成,主要由在風機作用下的溫度比較低的空氣與填料中的水進行熱交換從而達到降低水溫的目的。
空氣處理機組功能段的組成:
具有對空氣進行一種或幾種處理功能的單元體。
機組功能段有:空氣混合、均流、過濾、冷卻、加熱、除濕、加濕、送風機、回風機、噴水、消聲、等單元體。
1.按結構形式:
a) 臥式;b) 立式;c) 吊頂式:
2.按用途特征:
a) 通用機組;b) 新風機組;c) 凈化機組;d) 專用機組;
3.按規格:一般按照風量的大小來分類。
新、回風段:
新、回風混合段是對空氣進行混合,主要是完成空氣的導入,并且可調節回風與新風的比例,以滿足空調環境的需要。也可單獨作為新風段或回風段。
表冷盤管段:表冷器主要作用是冷卻和減濕空氣. 空氣通過表冷器表面,與低溫的表冷器表面發生熱交換,降低溫度,雖表冷器表面溫度低于空氣干球溫度,但尚高于其露點溫度,則空氣被冷卻時并不產生冷凝水,這種過程稱為等濕冷卻過程。如果表冷器表面溫度低于被冷卻空氣的露點溫度,就會在盤管表面結露,空氣含濕量就會減少,這種過程被稱為減濕冷卻過程。
噴淋器也是空調箱中的空氣處理裝置,根據噴出水的狀態不同,可以達到不同的效果。如果噴的是冷凍水。將起到降溫減濕的作用。這和表冷器是類似的;如果噴的是蒸汽,將會達到增溫加濕的效果;另外還可以控制水溫,達到絕熱加濕的效果。
風機段:
Ⅰ.風機(空氣處理機主要使用離心風機)
a.離心風機按驅動形式可以分成: 皮帶輪驅動式、直聯式。
空氣過濾器清洗周期:
過濾器效率對照表:
中國 |
粗效>5μm |
中效>1μm |
高中效>1μm |
亞高效>0.5μm |
高效≥0.5μm |
||||||||||
歐洲 |
G1 |
G2 |
G3 |
G4 |
F5 |
F6 |
F7 |
F8 |
F9 |
H10 |
H11 |
H12 |
H13 |
H14 |
H15-U17 |
初效過濾器:1-2個月;
中效過濾器:4-6個月;
亞高效過濾器:1年;
高效過濾器:3年;
1um=1/1000mm,一跟頭發大概是150um。
風機盤管:
安全操作規程:
為保證機組安全操作運行,以下總結的約克空調機組安全操作基本要求,要求所有空調操作人員都能熟知,特別對于新員工,同時定時巡查的制度和仔細的檢查記錄是保證機組安全運行的關鍵。
1、空調冷水機組啟動前要首先運行冷凍,冷卻水泵,并且檢查機組冷凍,冷卻水路系統進出水有合適的水壓差。
2、定時機組巡查,記錄運行數據,同時要留意檢查整臺機組外部有無發現的油跡和冷媒泄漏點。
3、假如機組因意外發生較大的泄漏(漏點處呈油霧狀噴出),如果機組在運行狀態這時可以關停機組,但絕對不能關停冷凍,冷卻水泵;如果機組此時是在停機狀態,必須馬上啟動機組對應的冷凍、冷卻水泵,保證機組水系統有水流動。此時如需進入機房采取緊急措施的人員需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并且及時將故障通知約克維修站
4、機組冷凍,冷卻水路的水流開關絕對不能長期電氣觸點短路狀態下運行機組。水流開關損壞要及時更換,因為水流開關保護是機組重要的保護功能。
5、機組運行期每天定時檢查機組啟動柜內部有無異常(例如接觸器外觀變色,電纜變色),Zui好用紅外線測溫儀檢查電源主回路各個端子和導線有無異常溫升,檢查交流接觸器有無異常的溫升。
6、壓縮機潤滑油,油過濾器每年更換一次,如果油色變黑發暗需要及時更換。電機軸承需要定期加注適量的潤滑脂。
7、根據平時記錄,留意冷凝器熱交換狀況,注意冷卻水出水溫度不要超過37℃以上。良好的熱交換和降低冷卻水溫度是機組節能的關鍵。
機組啟動前檢查:
檢查電力系統;
檢查2個水系統;
確認機組外圍無異常狀況;
確認機組預熱8小時以上;
啟動冷卻水泵,并確認進出水壓力表正確;
啟動冷卻塔風機;
啟動冷凍水泵,并確認進出水壓力表正確。
機組啟動:
把運行開關打到左邊,放開后會自動彈到中間位置;
機組倒計時開始;
油泵自動啟動;
壓縮機自動啟動;
壓縮機過渡到運行狀態;
導葉打開 降溫需求過后 由電流與出水溫度設定值來開關導葉防止過電流及負荷適應需求。
運行巡檢:每小時巡檢一次,記錄一次數據。
需記錄的主要數據:
電壓,電流,電流%,油位,油溫,油壓差,入口溫度,排出口溫度,入水壓力,出水壓力,入水溫度,出水溫度。
蒸發壓力,蒸發溫度,冷凝壓力,冷凝溫度,入水壓力,出水壓力,入水溫度,出水溫度。
停機:把開關打到右邊機組自動停機;
機組停機后有在潤滑時間,時間到后會自動停油泵;
過5分鐘后可以停冷卻水泵、冷卻塔風機、冷凍水泵可。具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節。
故障復位:把開關打到右邊再打到左邊點一下迅速打回到右邊,大部分故障報警內容可以消除,不能消除的是需要聯系廠家作檢查才能決定是否可以繼續運行的特殊故障。
也可以對控制中心作斷電復位(比較簡單) 斷電后需要過3分鐘后再送電。
維護保養:
日常維護:
檢查彩色圖像顯示控制中心的顯示。
如果壓縮機處于運行狀態,檢查系統界面中的軸承油壓,同時檢查油槽中的油位,運行時油位應位于油位指示器范圍內,必要時添加或放掉一些潤滑油。
檢查冷凝器冷卻水的進出口溫度和壓力,并與設計值相比較,從系統界面上就可以查出冷卻水溫度。
檢查系統界面中的冷凍水進出口溫度和蒸發壓力,并與設計值相比較。
檢查系統界面中的冷凝溫度(基于冷凝壓力傳感器測得的冷凝壓力)。
檢查系統界面中的壓縮機排氣溫度。正常運行時,排氣溫度不應該超過220°F(104℃)
檢查系統界面中的壓縮機電機電流。
檢查冷凝器傳熱管是否有臟堵或結垢的跡象,(冷卻水出水溫度與飽和冷凝溫度的溫差,不應比新機組的高出4°F(2.2℃)。
周保養內容:檢查制冷劑的充注。
月保養內容:檢查整個冷水機組是否有滲漏現象。
每季度內容:作潤滑油的化學分析。
每半年內容(或經常更換,依實際情況而定)
1、更換和檢查壓縮機油過濾器附件;
2、回油系統(更換干燥器和檢查噴射器的管嘴是否有異物);
3、檢查控制器和安全切斷裝置。
每年內容(或經常更換,依實際情況而定)
1、每季度需要進行一次油質檢查,如果油質良好,請不必換油。否則,排掉并更換壓縮機油槽中的潤滑油;
2、蒸發器和冷凝器(檢查和清潔水過濾器,按要求檢查和清潔管路,檢查端板);
3、壓縮機電機(按要求清潔電機氣流通道和繞組。測量電機繞組的電阻);
4、必要時檢查并維修電機元件;
5、對制冷劑進行分析。
故障檢查:
故障 |
可能的原因 |
故障排除 |
|
1、現象:排氣壓力過高 |
|||
冷凝溫度與冷凝器出水溫度的溫差超出正常范圍 |
冷凝器中有空氣 |
|
|
排氣壓力過高 |
冷凝器傳熱管太臟或結垢 |
清潔冷凝器換熱管,檢查水質。 |
|
冷卻水溫度過高 |
降低冷卻水的進口溫度,檢查冷卻塔和水系統。 |
||
冷卻水的進、出口溫差超出正常范圍,但蒸發壓力正常 |
冷凝水流量不夠 |
增大冷卻水流量到適當的值 |
|
2、現象:吸氣壓力過低 |
|||
蒸發器的冷凍水出口溫度與制冷劑進口溫度的溫差超出正常范圍,同時排氣溫度過高。 |
制冷劑充注不足 |
對系統檢漏,并添加制冷 |
|
可變節流孔板問題 |
清除堵塞 |
||
蒸發器的冷凍水出口溫度與制冷劑進口溫度的溫差超出正常范圍,同時排氣溫度正常。 |
蒸發器換熱管太臟或堵塞 |
清潔蒸發器換熱管 |
|
冷凍水溫度過低,同時電機電流過小。 |
跟系統容量相比,負荷不足。 |
檢查導流葉片電機的運行和低水溫切斷設定值 |
|
|
|
|
|
故障 |
可能的原因 |
故障排除 |
3、現象:蒸發器過高 |
||
冷凍水溫度過高 |
導流葉片未能打開 |
檢查導流葉片電機的定位電路 |
系統過載 |
確保葉片全部打開(不要讓電機過載),直到負荷降低為止 |
|
4、現象:按下系統啟動鍵后,油壓尚未建立 |
||
控制中心上顯示的油壓過低,壓縮機不能啟動 |
油泵反轉 |
檢查油泵的轉向(檢查電路接線) |
油泵不轉 |
檢查油泵的變頻啟動器是否發生電氣故障 |
|
5、現象:油泵運行,油壓異常高 |
|
|
當油泵運行時,按下油壓顯示鍵,顯示油壓異常地高 |
高油壓,傳感器失靈 |
更換高/低油壓傳感器 |
故障 |
可能的原因 |
故障排除 |
6、現象:油泵出現振動或發出噪音 |
||
按下油壓顯示鍵時,油泵有時出現振動或發出異常聲音 |
缺油、油位不及泵的入口位置 |
檢查油位 |
油泵磨損或不工作 |
修理或更換油泵 |
|
7、現象:油泵功率下降 |
||
油泵功率下降 |
油泵端隙過大,泵零件磨損 |
檢查和更換磨損件 |
油泵進口部分堵塞 |
檢查油泵進口處是否堵塞 |
|
8、現象:油泵功率下降 |
||
當變頻油泵增加到55HZ,等待目標油壓值 |
油過濾器太臟 |
更換油過濾器 |
9、現象:回油系統停止從油/制冷劑中取樣 |
||
油/制冷劑不能返回 |
回油系統的干燥過濾器太臟 |
更換油干燥器過濾器 |
回油系統的引射器中的噴嘴扣孔板堵塞 |
檢查噴嘴是否臟堵,用清洗劑將其洗凈或更換 |
喘振解決
喘振產生的機理:離心壓縮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轉的葉輪對氣體做功,將機械能加給氣體,使氣體壓力升高,速度增大,氣體獲得了壓力能和速度能,高速氣體從葉輪流出后,經擴壓器降速擴壓使氣體流速降低壓力升高,將速度能變為壓力能,完成壓縮過程。擴壓器流道因的邊界層分離現象:擴壓器流道內的氣流的流動,來自葉輪對氣流所作為轉變成的動能,邊界層內氣流流動,主要靠主流中傳遞來的功能,邊界層內氣流流動時,要克服避免的摩擦力,由于沿流道方向速度方向速度降低,壓力增大,主流的動能也不斷減小,當主流傳遞給邊界層的動能不足以使之克服壓力差繼續前進時,Zui終邊界層的氣流滯止下來,進而產生漩渦和倒流使氣流邊界分離。
氣體在葉輪中的流動邊是一種擴壓流動,當流量減少或壓差增大時也會出現這種邊界分離現象。
當流道內氣體流量減少到某一值后,葉道進口氣流的方向,就和葉片進口角很不一致沖角大大增大,當流量大大減少時,由于氣流流動的不均勻性及流道型線的不均勻性,使用葉輪中的各流道流向改變,產生氣流分離,這些分離團,是以葉輪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移動,這種現象稱為旋轉脫離。
當流量不斷減少,達到Qmin值時,在壓縮機流道中就會出現嚴重的旋轉脫離使壓縮機出口壓力突然大大下降,低于冷凝器中的壓力氣流就倒向壓縮機,一直到冷凝壓力低于壓縮機出口壓力為止,這時倒停止,壓縮機的排量增大,壓縮機恢復正常,而實際上壓縮機的總負荷很小,限制了壓縮機的排量,壓縮機的排量又慢慢減少,氣體又產生倒流,周而復始,這種現象稱為喘振。
壓縮機達到Zui小流量點而產生嚴重的氣流旋轉脫離是內因,而壓縮機的性能曲線和工況點的位置是外因,只有內外因結合才發生特有的現象--喘振。
當壓縮機導葉開度減少參與循環的制冷劑流量減少,葉輪達到的壓力能力減少,而冷卻水溫上升,冷凝壓力增大,導致喘振點上升。
解決方法:
1、改變運行工況。
2、加裝外部設備(變頻裝置,熱氣旁通)。
空調末端設備常見的故障:
故障 |
原 因 |
排 除 |
風機不轉 |
停電 忘記插電源 電壓低 配線錯誤或接線端子松脫 電動機故障 電容器不良 開關接觸不良 |
查明原因或等待復電 插入電源 查明原因 用萬用表檢查線路、修復 用萬用表檢查后修復或更換 更換 修復或更換 |
冷風效果不良 |
調節閥開度不夠 盤管堵塞,通風不良 盤管內有空氣 空氣過濾器堵塞 供水不足 供水溫度異常 風機反轉 送風口、回風口有障礙 設備選用不當 溫度調節不當 |
重新調節開度 清洗盤管 排空氣 清洗過濾器 調節供水閥 檢查冷凍水溫度 重新接線 去除障礙物 重新設計、選用 重新調整送風檔 |
風不冷 |
盤管內有空氣 供水循環停止 調節閥關閉 閥被異物堵塞 |
排空氣檢查水泵 檢查水泵 調節調節閥開啟度 取出異物 |
有震動與雜音 |
機組安裝不良 外殼安裝不良 固定風機的部件松動 風機電機故障 風機葉片破損 送風口百葉松動 盤管內有空氣 皮帶打滑 |
重新安裝調整 重新安裝 緊固 修復或更換 更換 緊固 排空氣 調整緊度或更換皮帶 |
漏水 |
安裝不良 排水口堵塞 水管有漏水處 接頭安裝不良 排氣閥忘記關閉 |
機組水平安裝 清除堵塞物 檢查更換水管 檢查后緊固 將閥關閉 |